1.人机界面领域的形成
c367【中国自动化网社区】c9d6e8【http://sns.ca800.com】e5606  从计算机问世以来,早期用户是以计算机专业人员为主,但随着计算机广泛进入人们的工作生活领域,计算机用户发生了改变,非计算机专业的普通用户成了用户的主体。这一重大转变使计算机的可用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起来。人机界面应当是什么样的?如何去建造这样的界面?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人也涉及计算机及一些相关的学科如:心理学、人的因素学(Human Factors)、社会学、语言学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的拓宽,从而带来了不同的理论方法。 八十年代以来,人机界面的研究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为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5f7dd【中国自动化网社区】2ff316【http://sns.ca800.com】32f49
2.有关人机界面的会议、刊物5f7dd【中国自动化网社区】2ff316【http://sns.ca800.com】32f49
3.研究人机界面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131ba76【中国自动化网社区】12a2d2【http://sns.ca800.com】4279
(1)分析与评价技术: 
  用于分析、评价用户界面有效性的理论和经验方法,如任务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析及可用性评价等。
(2)设计方法论:
  用来产生好的用户界面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如:软件心理学、环境因素设计法、多方参与设计法以及支持设计过程的工具和表记法。 
(3)开发工具和方法:
  支持用户界面开发的工具箱、用户界面管理系统(UIMS)、快速原型法和程序设计辅助工具等。 
(4)交互方式与设备:
  新的输入/输出设备和设备运用策略,包括视觉、声音、触觉、姿态等通信模态及多种模态的集成。 
(5)关键用户界面成分:
  如用户界面隐喻(metaphor)、用户界面风格、智能 界面技术、取消、超文本/超媒体以及联机帮助。 
(6)用户模型:
  包括用户行为模型、关于系统的用户内心模型、用户个体差异等。 
(7)特定应用的用户界面设计:   
  满足某类应用问题对人机交互作用的特定限制条件和要求的用户界面设计。如:虚拟现实、智能辅导系统、信息检索、Internet/WWW、CAD/CAM、专家系统过程控制、决策支持等。 
(8)计算机辅助协同工作(CSCW):
  关于如何使用计算机系统帮助人的群体有效协同工作的研究,包括现场观察研究、理论模型、群体用户界面开发设计等。 
(9)法律与标准:
  关于用户界面的专利和版权问题、用户界面的标准化。 131ba76【中国自动化网社区】12a2d2【http://sns.ca800.com】4279
  这些研究方向目前大多处于十分活跃的发展阶段,并且有着较强的分化和相互渗透倾向,有些方向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相对对立的研究领域
 
  
 资源参考
 相关示例
 站点链接
 知识回顾
 疑难解答
 信息反馈
 131ba76【中国自动化网社区】12a2d2【http://sns.ca800.com】4279
 6fa【中国自动化网社区】7da70c【http://sns.ca800.com】578995